“證券日報”記者從小米集團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雷軍,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已進入第七年,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即5G申請的布局和推廣。關于物聯網創新發展的建議,“關于提高創新能力的建議,大力發展商業航空航天工業”和“進一步深化信息無障礙建設實施的建議”。
一周前,小米剛剛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發布了首款5G手機小米MIX35G。雷軍還多次表示,5G將帶來下一次技術變革,但從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提前制定5G產業的建議將會出現。
雷軍詳細介紹了5G物聯網的應用前景:到2025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53.8億,其中5G物聯網連接將達到39.3億。雷軍還介紹說,物聯網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可為制造業,農業,醫療,安防等行業帶來新的機遇。但是,目前,受5G基礎設施尚未完成,相關標準尚未明確,5G服務和應用資源不夠豐富等因素,5G產業發展仍存在困難和挑戰。
雷軍認為,考慮到5G是未來一些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它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建議提前制定5G行業應用,以促進5G和物聯網的創新和整合。。
對于特定的5G行業應用,雷軍建議加快工業物聯網應用,幫助工廠智能轉型;發展智能農業,推進“村莊振興”戰略的實施;開發無人駕駛和汽車網絡,改善交通智能推廣醫療物聯網應用,幫助打造“健康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除了繼續以前的風格外,雷軍繼續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他的目光也轉向中國的太空和社會福利。
雷軍在提案中指出,商業航空正在成為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的巨大力量。SpaceX等私營公司不僅出現在國外,而且隨著社會資本的進入和各種政策的引入,該國還建立了近100家商業空間公司。但是,與商業空間快速發展的現狀不相適應,中國在商業航空立法,產業政策,資格準入,資源共享,市場培育和產業發展方面仍然不完善。
在這方面,雷軍建議加快推進航空立法,確保私營企業長期穩定,合理有效地利用空間資源;探索有利于商業航空航天發展的機制,制定政策和實施細則;促進航空航天制造業基礎設施的開放共享建立商業化的大規模生產智能制造生態系統;實施商業航空航天產品和服務的政府采購,開拓商業空間公司的行業準入,擴大商業服務和應用。
雷軍還就信息無障礙建設提出了建議。他指出,在實踐中,視障者,聽力障礙者和老年人群體對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物聯網(如移動終端和應用)的需求強勁。獲取信息,方便旅行,溝通和殘疾人的其他方面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語音交互,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等創新技術為改善生活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
在這方面,雷軍提出了五項具體措施:完善有關信息無障礙要求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制定時間表;政府和公共部門提供服務以滿足無障礙的基本要求,信息可訪問性包含在相關的采購標準中。制定人工智能物聯網信息可達性標準,促進網絡化智能硬件集成到輔助設備采購目錄中;鼓勵互聯網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投資信息可訪問性;增加高等院校相應部門的信息無障礙發展課程,鼓勵全社會提供全面的配套服務。據“證券日報”報道。記者了解,在過去六年中,雷軍共提出了14項建議,包括改善創業環境,大數據,公司法,人工智能,農村互聯網,新零售,一帶一路,設計行業等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