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蘇省141家企業進入環保紅黑“紅字名單”
發布時間:2019-07-30 13:27 幫助了1408人
近日,常州一家干燥設備公司被依法處以罰款并提交罰款,并責令停止施工。根據環境信用評估方法,企業的信用評級目前為1分,信用評級為紅色。由于被命名為“紅色企業”,該公司最近的貸款受到了影響。在江蘇,環保公司一直在努力。 7月26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部獲悉,上半年新發布的江蘇環保信用評價結果顯示,全省有46,046家企業參與了“債務清單”,其中紅色企業(較重)89名失信,52名黑人企業(嚴重失信)。一個地方是非法的,到處都是受限制的。 7月26日,記者走進南京一家磁帶制造公司,空氣中幾乎沒有異味。然而,就在今年3月,還有另一個場景:車間的氣味不好,因為原料混合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沒有配備廢氣收集和處理裝置。對此,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責令企業停產整頓,并對企業處以6.2萬元罰款。 “企業不遵守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的規定,被責令停產,整改是一種嚴重的,不值得信賴的行為。根據”江蘇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暫行辦法“,該公司被評為”根據該省差別化的水電價格政策,7月份企業正常生產每月將支付14000多元,水費超過600元。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施勇表示,我們不是企業的“堅持死亡”,5月份,公司落成完成企業整改后,企業信用將在以后恢復。修正期到期。 2月25日,由于每年生產600萬個玻璃杯,鹽城市大豐區一家企業被責令停止建設環評文件,并責令停止施工并處以罰款。鹽城生態圈環境局局長孫衛華表示,由于環境違法行為,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被評為“紅色”,評估結果被推送到鹽城信用信息平臺,復制到開發部門,改革,金融,建筑,水利和電力。單位)進行聯合處罰。今年1月1日,全省正式實施“江蘇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暫行辦法”。評估結果分為綠色(可信賴),藍色(一般可信賴),黃色(通常不值得信任)和紅色(更高)。一個沉重的信,一個黑色(嚴重不值得信賴)的五色評級,以及一個得分為12分的滾動評分系統。根據企業的環境行為程度和環境影響程度,扣除至少1分,最多扣除12分。例如,對環境犯罪的刑事責任類別扣除了12分。 “一家公司是非法的,到處都有限制。”來自省生態環境部的王琦表示,根據現行政策,環保公司將支付更多的水電費。我省黑色企業污水處理費每噸提高1元,電價每度提高0.1元;紅色企業污水處理費每噸提高0.6元,電價每度提高0.05元。不僅如此,環境信用評估也與銀行貸款有關。我省生態環境部門與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局建立了合作機制,定期提供評級結果,作為金融機構實施綠色信貸的重要依據。在江蘇的許多地方,銀行拒絕對紅黑企業投一票,原則上不會給予新的貸款。在監督紀律處分的同時,我們將重點關注積極的指導。
多年來,我省不斷探索建設環保信用體系。 2013年,全省制定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和標準。評價結果從高到低分為綠色,藍色,黃色,紅色和黑色等級,為國家環境信用評價提供了典型的示范。今年1月1日,全省正式實施“江蘇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臨時措施,新推出的評估方法遵循傳統的五色分類方法,并對評估標準和評分方法進行了重大調整。 “事實證明,這是一種年度評估方法,周期很長。如果公司產生嚴重的不值得信任的行為,將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反映在環境評估結果中。“王琦介紹說,新方法實施了動態評估模型。在產生不可信賴記錄的記錄后,將在半個月內反映在環境信用評估結果中,以更好地滿足信用管理的及時性要求。在發揮監督和懲罰作用的同時,環境信用體系也在鼓勵一些企業主動增加環保投入,努力成為一個保守的企業。 “硫化物含量0.02毫克/升,氨氮含量為0.04毫克/升......”近日,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海慈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工廠污水檢測結果顯示,各項指標均達標,多項指標明顯低于國家標準。近年來,揚子江集團僅在臺州地區投資近2億元企業,建成了6個污水處理站。由于積極的污染控制,該公司獲得了積極的激勵。去年,全省發布了首批企業在秋冬高峰期生產和重污染應急控制,揚子江集團三家公司獲得“免檢證”。
“環境信用評估迫使企業將重點放在保護環境上。然而,在監督懲罰的同時,積極引導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省生態環境部綜合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綠色企業,生態環境部門將優先考慮環保引導基金將補貼紅黑企業暫停環保專項資金。同時,企業必須申請重污染天氣應急控制,停止生產豁免,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綠色企業。完善企業信用評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動態評估模型,該省環境信用評估方法的另一個亮點是建立并行管理方法。。例如,對于流動性較大的建筑公司,原始企業違反了不同地區的法規,并且沒有疊加違規行為的信息。企業對此并不重視。現在,全省的信用評估網絡,不同地區企業的違規信息將覆蓋已使流動企業不得不重視環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指出,“加強污染者責任,完善環境信用評價,強制信息披露,嚴懲,嚴懲”,對環保信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省已為全省企業建立了統一的環境信用評估體系。記者點擊省生態環境部官方網站“信息披露 - 環境信用”部分,查看各企業的環境信用等級。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省參與企業46,046家,比2017年增長36%,每天近千次公開查詢。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方檢查信用信息記錄和評級,提出異議等。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江蘇省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已經實現了規范,及時,動態的評價,極大地提高了評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是,改善企業信用評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省生態環境部綜合司負責人介紹,然后,省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完善企業信用評估方法,發揮綠色企業的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加強積極引導。同時,積極拓展評估結果的應用渠道,完善與資本項目和日常監管相關的環境信用獎懲措施的實施,積極融入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披露兩大體系,尋求與金融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聯系。合作機制使環境信用更加有效。
更多關于上半年,江蘇省141家企業進入環保紅黑“紅字名單”您可直接掃碼添加下面微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