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全國服務熱線:

13681724809

行業知識

山西:由于煤炭,化學品正在蓬勃發展

發布時間:2019-06-18 13:10   幫助了1648人


山西是中國的老煤炭基地,探明的煤炭儲量占全國總量的1/3。山西省化工業依托煤炭,煤層氣等資源優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山西化學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化學工業地位也有了顯著提高。截至目前,山西省無水硫酸鈉的產銷量居世界首位。煤焦油加工和焦化粗苯精煉產能在全國排名第一,合成天然氣產能居全國第一。尿素,氨和甲醇的生產能力在全國排名第二。第三和第五。山西省化學工業年產值占全省GDP的17.5%,有253家企業有規定,總資產超過4000億元。新中國成立之初,山西省唯一的化工公司是西北化工公司電化廠(原山西化工廠)。 1949年,即使添加了陽泉硫鐵礦和運城鹽湖,燒堿產能也達到170噸。礦業公司包括三四家涉及化工行業的公司,年工業總產值僅為340萬元。

在國家的支持下,泰華集團在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作為重點項目。它在“十二五”期間正式投入運行,與吉華和蘭花一起成為中國三大化學基地,為中國化學奠定了基礎。工業的基礎。山西是中國古老的煤炭基地,探明的煤炭儲量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為了將“黑”(煤)變成“白色”(肥料),大量的小型合成氨和小型氮肥廠開始建設。到1980年,山西省有大中小型化工企業1,082家,員工總數15.1萬人,年產值8.78億元。主要產品為合成銅6.5萬噸/年,農用肥(糊純商品)45.5萬噸/年,固定資產14億元,化工已成為山西七大工業支柱產業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山西制定并開始實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發展戰略。最具代表性的是以煤為原料的復合肥生產基地 - 山西化肥廠(原天凌集團)投產。

在新世紀,山西已經啟動了甲醇,二甲醚等化工項目。煤化工和焦化行業的規模和單一系列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煤炭產業鏈的延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山西五大煤炭工業集團的煤化工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山西省化學工業由煤炭生產,以煤炭為主,近年來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形成一個特色的化學工業體系。化工業依托煤炭,煤層氣,黃河水資源和鹽堿資源的發展優勢,重點關注“脂肪,酒精,炔烴,苯,油”五大發展路線。投資強度不斷增加,生產能力迅速提高。金東和晉中國和金北三大化工基地和區域產業集群先后形成,煤化工,焦化產品深加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裝備制造, “互聯網+化學工業”已經建立。新的化學工業系統正在實現從原材料制造轉變到最終產品制造的歷史性跨越。其次,產業布局趨于科學合理。目前,以金梅,楊梅,淳安,天澤等企業集團為主導的金東基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濃度氮肥和復合肥生產基地;潞安煤制油和金煤MTG項目的核心形成了現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以楊煤,煉焦煤等企業為主導的晉中(南)地區形成了焦化產品深加工基地;以山化鹽化,青山化學,香玉化學為代表的精細化學積累區;銅山集團與陽高化工新材料循環經濟園區進入實質性進步階段。

第三,新舊動能轉換的步伐加快。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山西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大型生產設備,先進技術,生產控制和環境監測自動化,能源資源高效循環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煤炭,蘭花等集團公司先后引進了大型先進的煤氣化技術和設備,如航空爐,殼爐和GSP爐;化肥行業已形成500萬噸級生產企業,整體設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山西焦化已建成大型煤焦油連續深加工裝置;楓溪華瑞40萬噸/年焦爐煤氣尿素裝置,山西焦化40萬噸/年焦爐煤氣甲醇等裝備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天際集團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建成了多孔硝酸銨和苯胺裝置。四是科技進步帶來了高質量的發展。近年來,太鋼集團聚苯乙烯碳纖維生產線,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工研究院,淳安金梅集團煤制油項目,金梅集團乙二醇項目和金華爐技術,賽廷賽特工程有限公司和煉焦爐等一批重點核心技術重大項目,如集團的甲醇制烯烴項目和天際集團的硝基產業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五是通過實施“大公司,大集團,大基地”戰略,形成了一批實力雄厚,聯系緊密的大型企業集團。五大煤炭工業集團形成了化工行業獨特的發展格局。 “十三五”期間,山西化工以借鑒和落實“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意見”為契機,著力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努力實現成為煤化工的先鋒。


更多關于山西:由于煤炭,化學品正在蓬勃發展您可直接掃碼添加下面微信咨詢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